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丰县王博:全心当名好医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10:3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医23年的他,从乡镇医生到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激励他铿锵前行的,是一个农家子弟朴素的梦想:全心当名好医生。他,就是永丰县古县镇卫生院院长王博。
   
“做医生就要有博爱仁心”

    1990年秋天,王博从吉安卫校毕业后,分配在永丰县富溪乡(现佐龙乡)卫生院做工作,成为一名正规医生,开始了他的追梦之旅。王博把“医以德为本、术以精为高”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在农村当医生,医术是立足之本,内科、外科、妇产科、皮肤科,老表不管你是什么科,找的就是能治好病的医生。王博勤于钻研,几年下来就完成了全科医生的转型,是适合农村的“万金油”。但比医术更 重要的是医德,是真诚为民,无私奉献的悲悯之心。
    富山村的周某70多岁,瘫痪在床,身上长了褥疮。儿女将他送到卫生院后少有人管,屎尿在床,护士清理过几次,每次都呕着出来,没人再愿意做。王博既当医生帮他治病,又当护工,帮他清洗、换药,还当家属,给他换衣、端饭,足足两个月,病好了,儿女深感惭愧,终于将老人接回家中。
    谁不怕脏?但医生必须面对 脏。焦元村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子,过年吃多了瓜子,便秘几天,县医院的医生开了药要孩子回家,回家还是便秘,几天不能吃饭,带到卫生院,王博二话没说,用手一点点抠大便,抠出一堆未碎的带壳的瓜子,孩子的病就好了。家长感激不尽,说如果不是王医生,孩子就被胀死了。
    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在王博二十多年的从医经历里,他始终心系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奉行的是治病救人,扶贫济困。
   
“要把乡镇卫生院建成全县一流”

    1995年3月,王博调任潭城乡卫生院院长。正式上任是由局长袁举发亲自送他到潭城。那是腊月二十七,当时的潭城卫生院已经几个月没病人进门,平房里霉味浓重,院子里的杂草齐腰深。门诊、住院楼斑斑驳驳,低矮潮湿的职工宿舍楼摇摇欲坠,医疗设备、办公场所老化陈旧,专业技术人才严重流失,职工队伍人心涣散!
    局长脸色凝重,王博心里说不出的滋味。这时有人进门,是供电所的人来收电费,医院已经停水停电几个月。袁局长从自己的口袋里掏钱,他也掏,两人凑了800多元补交了电费。
    正月初八,他正式上班,没水、没电、没人,他一个人动手,将院子里齐腰深的杂草砍倒,将屋子整理、清扫干净。没地方吃饭,他用两块砖放在墙头,砖上搁一个铝饭盒,煮着从家里带来的糯米团子吃。晚上,他点着蜡烛,睡在只有老鼠做伴的房间里,想了许多,他决心要建一座功能齐全的乡镇卫生院!在当时,这样的梦想的确只是个梦。
    当时,县卫生局给了5000元启动资金,算是一笔不小的经费。王博又说服乡医胡先清诊所合并进来,将他的药柜搬来,卫生院终于开始运转。
    到2000年,随着业务不断扩大,卫生院用房明显不足,租用乡政府一个店面,分成两个服务区,既方便了群众就医,也增加了卫生院业务收入,不仅保了职工工资,还有了节余。由于潭城地势呈带状,王博在仙人塘村敬老院旁分设门诊部,派出4名骨干医生和护士,解决一半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为了节省开支,王博每天早上起来清理工程垃圾,开挖工程沟,连续担了一个多月的泥土,肩膀上磨起了血泡,就像自己家里做房子一样,楼梯扶手是他和胡先清两个人自己刷的油漆的。
    2006年,国家对卫生的投入增加,潭城卫生院争取国家立项,新建380平米的住院楼。2012年,又争取立项,新建职工宿舍楼、厨房、卫生间。人员增至16人,当年业务收入达130多万元。
    今年4月,王博调古县镇中心卫生院任院长。在乡镇医生岗位上走过23年风雨历程的王博已经不再是那棵初出茅庐的杏林小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已经将他哺育成一棵参天大树。
   
“用心服务好每一个病人”

    4月20日,上宝五团村邱尧国97岁的老母亲,因哮喘性支气管炎被送到卫生院,面对如此高龄的老太太,接诊医生的第一反应是接不接诊?不是医生见死不救,而是现在的医疗环境让医生害怕。近年来卫生系统出现多起临死病人被送往医院,在医院正常死亡,家属却大闹特闹,最后医院不得不赔钱了事。如此医疗“纠纷”,哪个医生不害怕?王博也怕,自己刚刚上任一个多月,万一遇上的也是这样一起“纠纷”,那岂不是自毁前程?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往上级医院送。
    邱尧国恳求:请你们救救我母亲,他守寡将我带大,作为她唯一的儿子,我要不惜一切代价救她,如果往县城医院送,老母亲很可能在路上断气!60多岁的邱尧国说着说着流下眼泪。
    同为人子,王博被打动了,他决定为成全这位儿子的孝心而冒一次医疗风险。他当即组织所有医生会诊,全力救治面前这位老太太。同时,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医护人员,与邱尧国签订一份协议:医院尽全力抢救,但如果出现非医疗原因的不良后果,医院不承担责任。
    这是一份无奈甚至是荒唐的协议,但有了这份协议,医生才敢放开手脚全力救治。结果老太太病情很快稳定下来,可21日下午突然又出现反复哮喘,情况很危险。邱建议送母亲回家,于是6个医护人员,带着氧气、药品等护送老太太回家。
    王博要上门服务,有人好言劝他说:王院长,不要打破了古县的规矩。他想着这句善意的提醒,一夜难眠。第二天,为了不打破规矩,他一个人骑电动车去邱家,守着老太太两个多小时,打完全部的药水,连续4天,老太太竟然痊愈了。
    邱尧国说:要不是王院长带医生天天来,老太太早就走了。
    他这次的“打破规矩”对医院、医护人员、周边群众都带来不小的冲击,他想好了,不破不立,一个医疗辐射四五万人口的中心卫生院,要保一方安康,就要有一支敢打敢冲、勇于担当且有能力担当的医疗团队。
    他每天8:00开晨会,完善会诊制度、交接班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严格病历书写,院班子成员分工,一级对一级,各司其责,逐步建立医院文化,凝聚人心,打造一支敢战、能战,勇于担当的医疗卫生服务团队。
    他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把我们的卫生院真正成为技术精湛、管理严明、保障有力、环境优美、服务一流,人民群众信赖的卫生院,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朴实的话语充分道出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感人情怀。
来源:井冈山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6-22 15:28:40 | 只看该作者
医师都象他这样对待病人负责就好了
板凳
发表于 2013-6-22 22:32:41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好医生顶一个
地板
发表于 2013-6-23 10:30:18 | 只看该作者
王博现在是院长,不知还认识我记得我吗?
5#
发表于 2013-6-23 20:58:05 | 只看该作者
有这样的院长是我们古县的福音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6-16 16:4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