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议发展谈转变 福建掀比学赶超热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7 10:5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福建省委省Z F工作大检查纪实

     (中国改革报记者/陆天然)初夏八闽,热浪逼人。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代省长苏树林等几大班子负责人,九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委Z F主要领导,以及18个省直部门负责人共50多人,组成福建省委、省Z F工作检查组,深入九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逐一参观、检查、比较、分析,总结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落实情况和践行进程。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代省长苏树林等率组白天看点,晚上座谈,与干部群众充分交流,详细了解各地发展思路,实地察看各地发展举措和成效,走山乡、访沿海,入企业、进社区,看项目、问民生,......因为行程密集且亮点和问题都"当面锣对面鼓"地摆出来,这场检查被形象地称为"拉练"。
      这是一次俯下身子的寻找差距之行,这是一次毫无保留的交流学习之行,这又是一次比学赶超之行。
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好民生工程,像考核经济发展一样考核民生工作
      2010年新春,胡主席总书记来闽考察,殷切希望福建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建设海西。当年6月,福建省委、省Z F组织"拉练", 省委书记孙春兰带领各地各部门负责人,穿行八闽,风雨无阻。12天,行程4000多公里,大家一路看,一路谈,一路比,一路议。
      此后,孙春兰再次率队北上天津,南下广东等地"取经",开阔视野,激荡头脑。"拉练","取经",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也增强了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感。
      去年8月起,"打好五大战役"的口号响彻八闽大地。重点项目、新增长区域、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发展、民生工程等一个个具体战役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效,提速了发展,改善了民生,惠及了八闽百姓。
      "硬"的实绩之外,还收获了"软"的成效:干部作风大转变、精神风貌大提升。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更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白加黑、五加二",成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常态。
      细心的人会发现,精简高效已贯穿省委省Z F及各地各部门的工作中,"文山会海"逐步减少,政风、文风、会风为之一新。今年5月初,苏树林主持召开省Z F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少开会、少发文,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抓发展。
      在转变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变。去年,福建机械、电子、石化三大主导产业继续提速,增幅和贡献率创4年来新高,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已接近50%。今年一季度,三大产业实现增加值571.9亿元,同比增长23.9%。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在崛起。比如说,以电子信息、光电产业为主导的厦门火炬高新产业区,去年初提出年产值要超千亿元,结果,仅10个月就达标。目前,高新区已有10多个国家级产业发展和孵化平台,如全国唯一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
      加快发展,项目支撑是关键,又好又大的项目更是关键的关键。去年12月,孙春兰等省领导亲自出马,在与央企对接洽谈会上,一举签约123个项目,总投资8464亿元。截至3月底,已开工25项,总投资2569亿元,总体开工率超序时进度。今年3月,孙春兰率团访问港澳期间,又与华润、招商局等大企业签约85个项目,投资总额100.1亿美元。
      在新增长区域战役的牵引下,产业群、城市群不断发展壮大。五大战役中的新增长区域湄洲湾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始发力,漳州古雷临港重化产业开始起步,环三都澳开发风生水起......一批大项目落地建设,将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形成支撑福建跨越发展的新动力源。老区龙岩素以水泥、煤炭等资源产业唱主角,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龙工集团带动,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完成华丽转身。去年,龙岩机械产业完成产值231亿元,到"十二五"末,可望跃升至千亿元级,成就世界级工程机械制造基地的宏伟梦想。
      省委书记孙春兰多次强调:"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好民生工作,像考核经济发展一样考核民生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基于这种观念,家底并不算很厚实的福建在民生投入上却是"大手笔":去年,全省民生支出近1100亿元,在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强农惠农、便民生活、和谐平安、防灾减灾等方面办了49件实事。
      2010年初,省委、省Z F安排了25个大项的为民办实事项目;
      7月,省委、省Z F将民生工程列为五大战役之一,灾后重建、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一个个具体项目密集安排,快速推进;
      11月,省委、省Z F决定在原有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再推十项惠民实事,包括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网点、医疗卫生机构、公交服务、城乡绿化、保障性住房、中小学布局等十方面;
      11月中旬,面对全国性的菜价上涨,省委、省Z F果断地在全国率先打响"菜价保卫战",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使菜价迅速回归"一元时代"。干预一周后,全省19种蔬菜平均批发价下降13%;一个月后,下降25.3%......
      温暖民心之举密集出台,力度不断加大,今日八闽百姓,对民生温暖的感受,可能从未如此切近。无论是大的医疗、教育、保障房,还是看似"小"的公厕、商业网点建设,无不得见Z F加大投入,实事快办。
      不仅如此,面对民生"短板"的制约,福建省还着力民生改革,扫除阻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为厚实民生巩固根基,诸多彰显活力的先行先试之举,走在全国前列。如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医院就诊一卡通,老百姓看病一卡通行八闽;龙岩市比全国提前10年、比全省提前5年率先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
      森林覆盖率长期位居全国首位的福建,绿色是百姓随时可感的"民生工程"。省委省Z F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打造生态福建、森林福建。去冬今春,全省投入资金65亿元,开展大造林行动,新增植树面积580万亩,相当于过去3年造林面积的总和。
      今年,民生答卷依然续写精彩。省Z F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实现全省生产总值与城乡人均收入"3个12%"同步增长目标。这样的承诺是第一次写入Z F工作报告,让人直呼"给力"。今年省级财政预算用于与民生相关的支出共计安排278.56亿元,占省级财力的64.4%,比2010年增加51.42亿元,增长22.6%。
思想解放的力度有多大,推动实现跨越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
      今年3月初,国务院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福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福建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指出,新一轮区域竞争更加激烈,福建要在强势竞争中体现特色,创造优势,要以"追"和"赶"的姿态,以"拼"和"闯"的决心,凝聚力量,拼搏实干,全力以赴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福建省代省长苏树林要求,各级Z F要继续组织打好五大战役,凝心聚力、心无旁骛、真抓实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在平潭,"一天一个亿,一天一个样。" 今年,实验区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安排"五个一批"项目共63个,年度计划投资304.2亿元,未来3年完成投资1000亿元。如已现雏形的平潭澳前客滚码头,在建设者奋力工作下,工期由原来的24个月缩短到8.5个月,创造出了"平潭速度"。
      在莆田,荔港大道等24条疏港大道正跨区延伸,荔林水乡生态的保护,滨海宜居城市格局的形成,城市综合体的启动,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两纵两横"的高速路网,拓展了莆田发展的腹地。通过大手笔规划建设,港城正呈现全新面貌。
      在泉州,总投资38亿元以上的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正在加速建设中,到2013年,这个华东地区最大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有望投入使用,将带动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外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在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里,十几部重型设备次第排开,繁忙作业。一年前还是一片空地的园区,如今已初具规模,仅台湾石化启动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53.85亿元。明年石化启动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工业产值1000亿元。
      在厦门,集美新城建设工地脚手架林立、工程车穿梭,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10栋高楼拔地而起,核心区六大公建项目同步推进,正由规划的蓝图变成现实。海沧、同安、翔安等新城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岛内外一体化战略正在全力推进,"大厦门"的发展格局正在逐渐明晰。
      "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宁可少一点,也要实一点。"这是孙春兰对招商项目筛选提出的明确要求。现在,这已经成为全省找项目、上项目的共识和标准。
      平潭高度重视引进台湾合作项目,第一家具有台资背景的高科技产业项目---协力产业园总投资73亿元,其中6英寸芯片生产线已经正式开工。
      莆田围绕金、木、水、火、土"五行"着力发展临港产业,始终把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仅金鹰集团差别化纤维项目环保投入就将达10亿元。
      泉州,不论是拥有两个"中国驰名商标"、两个"中国名牌"、四个"福建名牌"的达利食品,还是通过掌握着全国水暖产业75%销售终端的南安水暖业,都能看到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闪光点。泉州的产业正在"转"和"调"上做大文章。
      漳州,福建省投资最大的民营工业项目旗滨玻璃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3条高档玻璃生产线和一批配套项目,第4条生产线基本建成,新项目已开工建设。到2013年年产值可达300亿元以上,将从工业规模上再造4个东山,从财政总收入上再造7个东山。
      厦门高效高速建设两岸金融服务中心。这个目前获国家批准的首个也是唯一的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总用地超17平方公里,备受两岸金融业界关注,目前已落地项目9个,在谈项目超120个。
      福建省领导认为,各市应当做强做大主导产业,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推动央企、外企、民企"三维"并进,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注意节约使用土地、岸线资源,为后续发展预留空间。
      "思想解放的力度有多大,推动实现跨越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孙春兰这样指出。平潭努力探索"五个共同",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实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设立若干职能部门,建立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
      莆田"打破常规、放开思路",到省外设立办事处,到境外举办经贸活动周,牵头向莆铁路三省九地"港铁联动"协作联谊活动。
      泉州永春创出了百日改造"美容工程",让老城换新颜。安溪在引进项目中,敢于"无中生有",让"金凤凰"中国国际信息技术产业园落户龙门镇。
      漳州以超常规的思路和做法,两个月内78次上福州,11次跑北京争取项目落地;以"人一我十"的付出、"人一我二"的效率,为项目提供创新的全天候、保姆式的服务。
      厦门在建设岛外新城的过程中,设计了总长7公里的国内断面最大的共同管沟,收纳了所有的市政管网,实现了100年不落后,成为城市建设的范例。
论发展、议问题、谈转变,比学赶超百舸争流
      纵横5000公里,遍访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建省委、省Z F工作检查组看项目、论发展、议问题、谈转变。无论山区还是沿海,无论重点项目、新增长区域、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发展,还是民生工程,各地都亮点纷呈。
      在龙岩,"百亿产业"、"百亿企业"和"百亿园区"令人刮目相看。总投资35亿元的龙工挖掘机项目,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创造国内同行业中单体厂房面积、产值和利税最大纪录,"百亿车间"名副其实,为龙岩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奠定基础。此外,金铜矿产、精品卷烟、环保设备、稀土材料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产业基地也在迅速崛起。
      在三明,中国重汽福建海西汽车项目快速推进,2015年可实现年产20万辆整车、产值300亿元目标。通过它的龙头带动,三明规划建设汽车城,引进配套企业、集聚关联产业,一个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汽车及机械制造业产业指日可待,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南平,布局有序、功能完备的武夷新区建设如火如荼。兴田片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等产业,将口片区重点发展物流等产业......突破旧城空间限制发展新城成为南平跨越发展的抓手,不久后,一座新兴中心城市、自然文化旅游中心、重要区域交通枢纽、新兴产业基地将崛起。
      在宁德,环三区域的东侨工业区,一年前还寂寥无声,如今,一批重大项目正在这里落地、推进,不仅有钢铁、石化、风机制造、食品等央企对接项目,还有微软技术中心、镍合金等外资对接项目,成为环三区域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1月~4月,全市有5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省第一,宁德正在"越位赶超、跨越发展"。
      在福州,集中了数十家企业总部,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85亿元的规模宏大的海峡金融商务区迅速崛起在闽江之畔。与之相邻,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也在快速推进。一个个金融中心、企业总部的成长,显示了海西龙头、八闽首府跨越发展的气势和实效。
      "全省干部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先行先试,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实际成果来检验解放思想的成效。"孙春兰这样要求。
      龙岩是老区,干部群众发扬红土地精神,以沿海意识、胸怀和魄力跳出大山谋发展,着力建设1个1000亿级和2个500亿级的产业,1个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5个海西产业基地。
      三明是"两个文明建设"发祥地,市委、市Z F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工程,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永安城市人口中有2.7万人享受住房保障,占总人口的16.3%,"拥军小区"、"人才公寓"、"打工家园"等保障性住房专属模式,引领全省。
      南平千里大山围城,发展条件长期落后,他们创新求进,不甘人后,突破"围城",突破瓶颈。武夷山陆地港是全省首家投入试运营的陆地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把"短板"做成"长板",南平人实现了发展新突破。
      宁德靠山面海,他们以山的踏实和海的视野,在新一轮发展中谋求越位赶超。吉阳新能源项目从签约引进、完成报批到一号厂房建成、设备安装、部分生产线投产,仅用时5个月,创造了该行业项目建设的速度奇迹,是环三区域迅速崛起的有力印证。
      福州作为省会,围绕"东扩南进、沿江向海"战略,顺应民意,全力实施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内河整治,路网改造。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城市环境日新月异,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海西龙头正迅速长大、长高、长美。(《中国改革报》2011年06月16日头版头条首发)
沙发
发表于 2011-6-17 11:07:22 | 只看该作者
太长,沒时间看完。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19 03:04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