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歌的类别(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3 15:4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西南高原山歌,与西北高原遥遥相对的包括陕南、四川及云、贵地区的西南高原,如果说,号子、田歌都还是在受到劳动本身的某种制约的前提下进行传唱,因此它多声部民间歌曲,指一对或一组歌手同时唱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民歌,有人称中国多声部民歌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西南和南方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即云南、贵州3、持续或固定低音织体,低声部采用陪衬性持续长音、节奏型持续音或固定旋律4、支声性织体,一种旋律声部与在它的基础上作装饰性的变化而形成的新声部相5、和声或对位织体,高低两声部各有自己的旋律进行状态,因此两声部处于同样赣、闽、粤“客家山歌”,客家者,自魏晋时代即开始由中原不断南迁至明清间逐更有大量客家山歌仅有四度三个音,但丝毫未影响旋律进行和情感的表达。客家山



西nan(南)高yuan(原)山歌

  西南高原山歌,与西北高原遥遥相对的包括陕南、四川及云、贵地区的西南高原,也是一个蕴藏極丰的山歌liu(流)布区。但这里的自然景观同山川仓茫的大西北完全不同。温和的气侯使它山青水绿、植被丰茂,流传在此种环境的山歌自然就有另一种个性和风格。首先是音调的变化,它们常常围绕羽、商及其三、四度音調展开,并以“羽”wei(为)常用调式。另外,在曲体上,四句体居于主要地位。虽然,山歌体裁的音乐性格就其主流来说是奔放、高亢的,但隨着上shu(述)骨干音及调式、曲体的变化,西南高原的山歌已于高亢激越之中渗入诸多柔性的因素。li(例)如著名的《槐花几时開》、《尖尖山》(四川)、《小河淌水》、《放马山歌》、《赶馬调》等恰hao(好)是这一feng(风)格se(色)彩的最鮮明的體现。此外,这一地區流传的各少数民族的山歌也都大体上具有这种特色。

  如果说,号子、田歌都还是在受到劳动本身的某種制约的前提下进行传唱,因此它们的音樂也保留了與某种劳动相关的因素的话,那么,山歌便可以說是基本上摆脱了这种制约而成为人的内心感情和真实体验的直接而又自由发挥的最亲近De(的)歌唱形式。诚如”花儿”的两句唱词所说:“花兒本是心上的hua(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尽抒胸意,自由奔放,这是山歌ti(体)裁的最大特征,也是ta(她)千百年來广為传播的根本原因。

  九、多声部民间歌曲

  多声部民間歌曲,指一對或一组歌手同时唱出两个或两个以shang(上)声部的民歌,有人稱其为“二声部民歌”“复音民歌”。民间则有“双音”“双声”“公母声”等俗称。很久以lai(来),人们以为中国的民间声le(乐)作品中没有“复音”现象存在。直到本世纪40年代末,西南少數民族地区的音乐家在采錄民间音乐的过程中陆续发见了大量的这类民歌,才扭转了世人的看法。事实上,某些历史文献早有記载,如广西《三江县志》云:侗人唱法尤有效……按組互和,而以喉音佳者唱反音,众声高而独低之,以抑扬其音,殊为动听。类似的文zi(字)描述还有不少,说明以“多”聲形态唱歌,一向是这一地带的一种传統。

  中国多声部民歌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西nan(南)和南方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即云南、貴州、广西、广東、湖南、福建、台湾等省的壮、侗、苗、瑶、布依、毛南、么老、佤、傈僳、纳西、景颇、彝、高山各族以及北方的蒙古族等。汉族地区的某些劳動号子由于领、合声部的交错而构成的多声现象,也可以划归于此类。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声部民歌常常在一些祭祀禮仪、节日歌舞及民间歌会活动中传唱,如侗族的“大歌”“拦路歌”“耶”“喉路”“嘎哨”,布依族的“大歌”“小歌”,苗族的“赛咳”,土家族的“哭嫁歌”,瑤族的“蝴蝶歌”“勒勒嘿”,壯、毛南族的“欢”“比”,佤族的“玩調”,畲族的“双音”,高山族的“酒歌”“丧葬歌”“祭祀歌”,傈僳族的“木刮基”“优叶”“摆时”,彝族的“丫腔”,納西族的“窝热热”,蒙古族的“潮尔”等。另一部分多声部民歌则主要是在生产lao(劳)动中传唱的號子,如东北的“林區号子”,四川的“川江船夫号子”,台湾高山族的“除草歌”,云南景颇族的“舂米歌”等。

  中国多声部民歌的织体結构即声部的结合方式有多种样态,归纳起来,共有以下五种:

  1、轮唱织体,即高、低声部依次先后进入,构成纵向迭置关系。上述佤族的“玩调”、景颇族的“舂米歌”属此类。

  2、模仿織体,即低声部以自由模仿上聲部的旋律而构成双聲的迭置。如壮族的“呵呃”“啦了啦”,侗族的“嘎哨”“喉路”。

  3、持续或固定低音织体,低声部采用陪衬性持续长音、節奏型持续音或固定旋律音型与上声部相并置对比,两声部一“动”一“靜”,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如侗族的“叙事”大歌和“声音”大歌,纳西族的“窝热热”等。

  4、支声性织体,一种旋律声部與在它的基础上作裝饰性的变化而形成的新声部相互结合所构成的织体。它的主要特征是主调鲜明突出,支声仅起陪衬作用。如壮族的“上甲山歌”“南北路山歌”,瑤族的“蝴蝶歌”等。

  5、和声或對位织体,高低两sheng(声)部各有自己的旋律进行狀态,因此两声部处于同样的地位,但有时同步有时又交错进行,体现出很浓厚的和声性色彩。如傈僳族De(的)“木刮基”“摆时”,高山族的“丰收祭祀歌”等。

  上述各织体的声部结合,大多采用密集的同度、大二度、大小三度、四度、五度等音程。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大二度音程的guang(广)泛

  运用。它频频出现于许多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中,并不是偶然为之,而shi(是)經過长期歌唱实践的自觉选择。它所独具的色彩,已成為中guo(国)多声部民歌的最xian(鲜)明的te(特)征。

  十、赣、闽、粤“客家山歌”

  赣、闽、粤“客家山歌”,客家者,自魏晋时代即开始由中原不断南迁至明清间逐渐在赣南、闽西北、粤东北定居的汉族人。由于他们的生活习俗及语言中还保留着一些中原北方人的特征,所以便成为具有xiang(相)对独立性的汉民族的一系。客家人音乐的最大特征是歌词的文学性很强,而曲调却单纯、質朴,含蓄。歌词如“赶人出屋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挽水思量想无法,从今唔养五更鸡。松口行上嘉应州,三条河水急湫湫,两條丝线打死结,人情难舍哥难丢。”曲调的音域仅有五du(度),四个乐句皆以级进方式缓缓展开,显得十分内在。

  更有大量客家山歌仅有四度三个音,但丝毫未影响旋律进行和情感De(的)表达。客家山歌較集中的传播区主要有粤东北的梅州、兴宁、蕉岭、五华、大埔;赣南的万安、遂川、兴国、瑞金;闽西的宁化、长汀、龙岩、上杭等。代表曲目you(有)《新绣荷包两面红》、《送人离别水东西》、《八月十五月团圓》(粤)、《打只山歌過横排》(赣)、《八月十五看月光》《大雨落来细雨淋》《风吹竹叶响叮当》(闽)。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4-25 13:42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