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银行理财7年起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16:4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从2004年光大银行发行第一款外币和人民币理财产品至今,银行理财已经走过不过,在经历七年的起起落落之后,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银行理财只有回归资产但在银行内部机制及监管环境等现实因素制约下,银行理财要回归本质并非易事。此外,与银行理财产品有关的基础制度建设尚待完善,例如没有建立一个中央登记高女士的代理律师张远忠说,2007年12月21日,高女士在中信银行安贞支按照中信理财之蓝筹计划2号公告,成立之初原投资范围为公开发行的蓝筹股票(2009年12月,中信银行再次公告称,蓝筹计划2号可按当时净值转换为蓝筹他指出,中信银行宣传材料中夸大宣传预期收益率,未按照相关规定提供收益率的据张远忠提供的中信银行[5.681.07%]回应称,尽管未对高女士做正式事实上,这只是2008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引发的众多纠纷中的最新一起。张远忠表示,很多纠纷都是在销售环节出的问题,包括外资行的一些结构性理财产“一开始可能银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够及时和到位,客户购买的时候也没有细“银行理财产品多是格式合同,而银行在这其中设置了很多霸王条款,比如一款非而在银行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一些合同条款过于深奥,连专业人士都



 从2004年光大银行发行第一款外币和人民币理财产品至今,銀行理財已經走过接近七个nian(年)头。七年中,银行理财产品从最初的債券货币市场类过渡到证券类和结构类,在高风险产品因引发众多纠纷被禁止后,银行又找到信贷类产品这個新的“增长点”,ye(也)促进了过去近三年理财产品市场的繁荣。  随著日前监管層的一纸通知,对银信合作理財业务进行全面规范,信貸类产品的发展空间也将另择路徑。
  “现在大家都在观望,还没找到新的突破点。”一位股份行理财部门主管9月2日采访中表示。
  不过,在经历七年的起起落落之后,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银xing(行)理財只有回归资產管理的本质,才能避免大起大落,也才能摆脱作為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附庸的地位。
  但在银行内部机制及监管huan(环)境等现实因素制约下,银行理财要回归本质并非易事。多数银行的理财部门仍然隶属于金融市chang(场)部,前中后台的gong(功)能划分并不明确,而且银行理财产品缺乏独立的法人资格,市场准入面临很多限制,也制约了專業人才的培养和产品的创新。
  此外,与银行理财产品有关的基础制度建设尚待完善,例如没有建立一个中央登记系统,监管层无法及时掌握银行理财产品的全部信息,一定程度上导致政策传导的滞后,也令银行理财产品shi(市)场面临更多波动。
  但在商业银行转型背景下,資产管理无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银行也当未雨绸缪。
  1.理财产品纠纷多
  8月20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高女士诉中信银行安贞支行理财纠纷案。
  高女士的代li(理)律师张远忠说,2007年12月21日,高女士在中信銀行安贞支行购买了“中信理财之蓝筹计劃2hao(号)”的理财产品,产品期限为两年,购买金额为人民币二十万元。2010nian(年)1月11日,該理财产品到期,虧损4.51%。
  按照中信理财之蓝筹计劃2号公告,成立之初原投资范围为公開发行的蓝筹股票(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证券投资基金、首发新股、增发新股、首发可转债等金融产品。
  2个多月后,中信银xing(行)公告,證券市场投资风险增加,将投资范围扩大至国债、政策性jin(金)融债、企业债等低风险投資品种。
  2009年12月,中信银行再次公告称,蓝筹计划2号可按当時净值转换为蓝籌计劃3号。截至2010年1月11日,该理财计划的到期净值为0.9549元。
  張远忠表示,起诉中信银行依据并非理财产品亏损,而是“银行在宣传、销售以及运作过程中都有不当甚至违规的xing(行)为,侵害le(了)客户的利益。”。
  他指出,中信银行宣传材料中夸大宣chuan(传)预期收益率,未按照相关规定提供收益率的测算依據和测算方式。“签订协议书之前,也没有对客户财务状况、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等进行充分了解和评估,导致本来不适合购买该款理财产品的高女士错误购买,并最终造成了损失。” 同时还有,未經客户同意變更该理财chan(产)品的投资范围。
  据张远忠提供的中信银行[5.68 1.07%]回应称,尽管未对高女士做正式风险評估,但该行在与其沟通zhong(中)了解到其有股票投资经验,因此认为其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经验;虽然产品宣传单注明“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36%”,但預期表示预计测算收益,而非对客户的shou(收)益承诺;至于投资标的只是调整而非变更,并已通过银行网点和网站进行对外公示。
  截至发稿时,记者尚没有联络到中信银行方面,直接了解其辩诉yi(意)见。
  事实上,这只是2008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引发的众多纠纷中的最新一起。2008年,从年初的结构類chan(产)品和证券类产品“零收益”甚至负收益风波,到年末的QDII净值大跌,银行理财产品四面楚歌。在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催生一波银行理财产品熱潮后,金融危机冲击使得各种问题和矛盾纷纷暴露出来。
  张遠忠表示,很多纠纷都是在销售环节出的問题,包括外资行的一些结構性理财产品。“我就曾以投資者的身份去一家外资行咨询,要求银行演示一下产品的运zuo(作),怎么亏怎么赚,但他们只是说产品的风险怎么小。”
  “一开始可能银行信息披露he(和)风险提示不够及时和到位,ke(客)户购买的时候也没有细看和充分研究,大家都沉浸在泡沫中,加上一些销售人員由于专业的限制或受业绩kao(考)he(核)的驱动,没有把产品的结构和风险说de(得)那么透彻,造成大危机后比较多的客戶投诉。”一位国有大行理财产品部门人士也表shi(示)。
  此外,银行理财产品的条款设计、信息披露、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缺失也多为人所诟病。
  “银行理财产品多是格式合同,而银行在这其中设置了很多霸王条款,比如一款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产品,规定了预期收益,超过这以上的收益归銀行,這等于亏了要由投资者承担,赚了多的则归银行,这明显不平等,而投资Zhe(者)只能被动接受。”张远忠表示。
  而在银行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一些合同条款过于深奥,连专业人士都很难看懂,银行的人员也不會向客戶解释清楚。一些chan(产)品的说明书很笼统,资金投向和比例很不透明,投资者难以掌握资金的真正去向。多數银行也不提供对账单。”张远忠说。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4-24 20:00 , Processed in 0.3593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