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式教育”的关鍵词是“教育”,而不是“新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4 13:3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见识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填鸭式的传统中国学校教育其中一些更激进的朋友则极力主张用一种“新式教育”代替学校教育,即让未成年应该说,新式教育的想法有可取之处,古今中外,任何教育模式在初创时都是另类但凡强调“新式教育”,反对学校教育的,往往都能指出学校教育重课本轻课外,学校填鸭式教育配合传统课本,围绕考试、分数和升学进行进行的教与学,很容易学校教育过于注重分数、考试,忽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本是极大的弊端,理中小学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奠基阶段,目的是为他们日后工作、升学、走入社会,提学校所提供给未成年人的不仅于知识,更有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初步但重要的社许多人用“与发达国家接轨”来为弃学校教育、取“新式教育”而辩护,殊不知学不少人用傅雷父子、爱迪生、比尔.盖茨等人的成功,来证明“新式教育”的优越事实上,“新式教育”在当代中国业已碰上许多瓶颈。笔者以前结识的一位小朋友“新式教育”所针对的是未成年人,对他们的前途和意愿,成年人理应从长计议,还应严肃地指出,在大多数国家、尤其大多数发达国家,拒绝让未成年子女接受法一些朋友会以“不少国家允许父母为子女提供homeschool代替学校教育以远离学校教育为原则的“新式教育”或许适用于部分天才,但未必适合成批量、“新式教育”可以尝试,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端也应反思和革除,但提倡“新式教育



从目前情况看,国内各地兴起的家庭式、田园式“新式教育”,许多都“新式”有余,“教育”不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见识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填鸭式的傳统中国学校教育感到厌烦,ren(认)为学生负担过重,许多知识陈旧、过時、不shi(实)用,一些课程設置和现实生活、社会脱节,个别人文课程的内容甚至有“洗腦之嫌”,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学校教育培养成只会考试、不会学习,更不会学以致用的“考试机器”,主张加大素质教育比重,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种想法当然是可取的、为孩子着想的。


其中一些更激进的朋友则极力主张用一種“新式教育”代替学校教育,即讓wei(未)成年的子女放棄就读正规中小学,代之以家庭式、私塾式和田园式的“zi(自)主教学”,认为惟有这种做法才能让zi(子)女彻底擺脱学校教Yu(育)的“洗脑”、“灌输”和“毒害”,实现“快乐学习”的终极目标,惟有这种做法,才是真正为子女负责。


应该說,新式教育的想法有可取之处,古今中外,任何jiao(教)育模式在初创时都是另類的,如孔子的“有教无类”,西方的以世俗学校教育替代教堂附属教育,中国近代的以新学代替旧xue(学),以全日制中小学代替私塾,yi(以)近代自然、社会科学教育代替重文轻理工的旧式书院教育,等等等等,都是“新式教Yu(育)”的有益尝试,在新时期强调素质教育,快乐学习,强调学生和家长、学生和大自然的互动,本身是没有什么不好的。


但必须指出的是,“新式教育”的关键词只能是“教育”,而不能是“新式”。
从目前情况看,國內各地兴起的家庭式、田园式“新式教育”,许多都“新式”有余,“教育”不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que(缺)陷一,以“不挑食”为初衷,却bu(不)觉陷入“更挑食”怪圈。
但凡强diao(调)“新式教育”,反对学校教育的,往往都能指出学校教育重課本轻課外,重概念轻实践,重“分数点”轻关联知识等弊端,然而由于“新式教育”分san(散)、即兴、草根的特性,被“新式教育”尝试者拉出教室,扔进私塾和“新式教育实验室”的孩子所能接触到的,往往是更狭窄、扁平的zhi(知)识点、知识面,或“营养不均”、“知识维生素”缺A少C,或看似科目琳琅,实则如狗熊掰棒子,个个浅嘗辄止,样yang(样)耍個二把刀,却没几样能真ge(个)当作特长。“挑食”和“偏食”的确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弊端,对此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但迄今被大shi(事)宣chuan(传)的“新式教育”模式,在这方面卻不见其利,反见其弊。


缺陷二,以“反灌输”、“反洗脑”为初衷,却在客观上容易产生“另類洗脑”效guo(果)。
xue(学)校填鴨式教育配合传统课本,围绕考试、分数和升学進行进行的教与学,很容易给人以灌输、洗脑的感觉,对此进行改革理所当然。但许多“新式教学”為推廣和宣传ji(计)不免矫枉过正,“语不惊人死不休”,在针砭学校教育弊端同时,将自己的“新式教学”模式神圣化甚至宗教化,甚至以“避免学生思想反复”为由,对孩子们进行“屏蔽式”、“绝緣式”教学,这实际上是以“新灌输”、“新洗脑”取代舊灌输、旧洗脑,且学校教学的许多內容毕竟久經考验洗磨,适应性和“容错性”有時反倒更强些。


缺陷三,以“素质教育”、“接近社会”为初衷,却在客guan(观)上容易培養出“素质不足”、“社會适应性不夠”的青少年。
学校教育过于注重分数、考试,忽视德智体美勞全面发展,这本是极大的弊端,理應加以改革,但家庭作坊式的“新式教育”在师资、教材、學生交际面、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参差不齐,且越“田园”、“自由”,这方面问题就越严重,在当前社会竞爭激烈,就业市场和社會交际模式依然较为传统的现实面前,这种“新式教育”培养出的“快乐人才”,在“出炉”之后,又有ji(几)个能“快乐”到底?以家庭或家庭组合打造的“私人暖箱”,又真的胜過学校的“公家暖箱”么?


中小学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奠基阶段,目的是为他们日后工作、升学、走入社会,提供各方面基础知识,在这方面学校教育的确存在许多不足、缺憾,但“新式教育”囿于规模、条件,主办者知识面、学养和财力,在“广”与“厚”两方面很难做得更好。如果说,抵触學校教育,是反感其提供了太多“无用知识”,那么在当前就业环境、社会竞爭氛围下,参差不齐的“新式教育”真能让孩子“赢在起跑xian(线)”么?


学校所提供給未成年人的不仅于知識,更有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初步但重要的社交能力、组织ji(技)巧和团队精神,后者甚至更加重要,而这些,恐更非“闭小门、造小车”的“新式教育作坊”所能提供,如此培养出的人才,很容易成为弱不禁风的温室花朵,又如何适应社会和竞争的风浪?


许多人用“与发达国家接轨”来为棄学校教育、取“新式教育”而辩护,殊不知学校教育的普及化、正规化和现代化,恰是每一个现代化国家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是建立在学校教育普及、完善基础上的。


不少人用傅雷父子、爱迪生、比尔.盖茨等人的成功,lai(来)证明“新式教育”的优越性。且不说上述实例中有许多特殊性(傅雷采用家庭教育法,但聘用正规教師,采用学校课本;蓋茨是接受完基础教育后才退学),纵观中外,“模式化教育”的成材率更高得多,“废材率”更低得多,“新式教育”对某些奇才、偏才或许更合适,但不加辨析地大范围普及,则难言高明。


事实上,“新式教育”在当代中国业已碰上许多瓶頸。笔者以qian(前)结识的一wei(位)小朋友就曾被迷信“新式教育”,自己却只有极有限文化素质的父亲强行从中学拉回“家庭课堂”,进行所谓“问答式教学”,结果這位小朋友大学生涯几经坎坷(大一就念了好几次),就业后也难以适应工作环境,如今年逾三旬仍不能正确認识自己和社会。近日被某报大事宣扬的西南mou(某)“乌托邦式素质教Yu(育)基地”,是条jian(件)较好、規模较da(大)、知識点较丰富的“新式教育基地”,但就是這樣一个“基地”,在以正面xuan(宣)传为主的某报专文所附主题照片上,却出现了蒸馏實验冷凝管不规范、烧瓶试管不密封的重大常识性瑕疵——真这么干是很容易出危险的。


“新式教育”所针对的是未成年人,對他men(们)的前途和意愿,成年人理应从长计议,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兴趣强加于他们,烧瓶、试管试错了可以换,孩子成长阶段出了问题,又上哪里去“回炉”?


hai(还)應严肃地指出,在大多数国家、尤其da(大)多数发达国家,拒絕让未成年子女接受法定义务教育,是违法行为,也是和许多“新式教育”倡导者“與国际接轨”的初衷背道er(而)驰的。


一些朋友会以“不少国家允許父母为子女提供home school代替学校教育”来争辯,但事实上,这种home school必须选用規定种类、数量的指定教材,而国内许多“新式教育”的初衷,恰是让受教育者远离一切制shi(式)教材,二者间并无多少可比性。


以远离学校教育为原则的“新式教育”或许适用于部分天才,但未必适合成批量、成规模培养称职的社会成员和劳动者;或许适用于即便社会适應力差些、职场竞爭力弱些也无妨的富家、高门子弟,却未必适合需要靠自己的学習能li(力)、社会适应能力、公关交际能力、团隊能力打拼出美好人生的普通人家孩子;或许适用于大学、大学后针对已成年、已初步走上社会,具有自主行为能力的青少年,却未必適用于未成年人。


“新式教育”可以尝试,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端也应反思和革除,但提倡“新式教育”,切记将“教育”而非“新式”当作主题词,本末倒置,弄不好要误人子弟的。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4-23 21:36 , Processed in 0.3125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