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戏说晋江文学城古典文法奇异风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6:0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文学发展迅猛,积累了丰厚的层积,就像北京猿人洞一样,埋藏了一层一层的累积物,对它们进行发掘,有陈思和这样的评论家在那里专营,用不着咱这类凡夫俗子插嘴,但那些评论家有时会剑出偏锋,逆着创作家的思路来,视为笑谈。
任何文学里都有民间,就像小说里总离不开男女。如果你把《红楼梦》说成是体现了男女故事,那不是等于什么立场都没有说吗?
所以,我们放下架子,把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界看成一个个山头,云集着众多的帮派,或许我们能够看到一本正经评论家看不到的奇异风景。

莫言的土匪来自哪里?来自马尔克斯吗?来自福克纳吗?问题来了,莫言的土匪来自于哪里?其实,来自于莫言一辈子几乎能够达到抄袭程度的巨膜拜的前苏联巨著《静静的顿河》。里面的葛里高利,一度时期跑去当土匪了,最后就在当土匪的时候,被剿匪队层层围剿,终至众叛亲离。小说里的他的情人婀克西尼亚死在葛里高利怀中的情节,莫言后来移用到《红蝗》中,女红军被机枪打中、伤口泛出泡沫的情节,搬迁到《红高粱》里成了我奶奶之死的那段华丽的描写,而《红高粱》系列的主体构思,也直接移用了《静静的顿河》里的爱情纠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静静的顿河》里的一个政治主题,就是顿河的地方武装,梦想割据地方,成立地方自治政权,这一个重要的设定,在《红高粱》里也是“我爷爷”的理想,当“我爷爷”听闻这个理想之后,立刻神情大振,看到了土匪的前途。

莫言的土匪文学影响深远,造成了至今仍然有无数的中国作家在小说里动辄使用“我爷爷”“我姥爷”这样的句法,使得当这样的莫言的拙劣模仿句型一旦出现的时候,就足以使有识之士呕吐不止。甚至莫言的巨大影响力,使贾平凹也难以抗拒他的旋风的蛊惑力。贾平凹有一度时期模仿莫言的文风与句式,比如那一时期的代表作《美穴地》,在这些作品中,他也像莫言一样沉浸到历史深处,去表现野性及匪帮这类所谓充溢着生命力的元素。贾平凹的文风保持着不稳定,他时而模仿沈从文的冗长而细腻的民国式文风,时而又像莫言那样玩弄简洁而充满色彩意象的作派。而唯有他的散文能够以一种缺胳膊断腿的残损语句,而带来接近于中国古典文法的意蕴与气韵。

莫言深知他的影响力,他曾经说,中国很多作家都模仿他,但都不敢承认。而敢于承认的倒是后进作家毕飞宇,他直言自己阅读了莫言的所有作品,并从他的作品里吸取了营养。只有写作的人,才知道莫言的妙处。所以大多数作家都对莫言佩服有至,自叹不如,这也是一个令人觉得泾渭分明的奇观。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3 08:1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