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丰三位村支书的为民情怀--秀美山村党旗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5:0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永丰县,有这样一群可亲可敬的人:他们虽是“村官”,却始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一线争做群众的贴心人,扎根农村激情奉献创先争优,尽情挥洒智慧和汗水,在基层农村和群众的心中树起了一面面鲜红的旗帜,成为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引领群众发家致富、建设秀美家园的带头人。他们,就是广大的基层农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几天来,记者奔波于永丰县农村采访,感受他们的奉献精神,更感动于他们浓浓的亲民为民情怀。

    邹先佼:心中有本“富民簿”

    翻开永丰县藤田镇Z F干部、中西山村原党支部书记邹先佼的日记本,上面清楚地记着中西山村明年的“增收计划”:百合产业——种植面积要由今年的600亩增加到1200亩,亩产预计提高300公斤;从外地市场反馈来的信息来看,明年百合加工产品在市场上可能会供不应求、价格猛涨,建议村民可以多加工百合干、百合粉,以提高产业效益。果业——在稳定杨梅种植的同时,要增加枇杷、井冈蜜柚等品种……2012年,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5200元。

    小小“富民簿”,深深富民情。五年前,中西山村人均收入不足480元,村民依靠传统单一的种粮模式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落后闭塞,就像一道绝壁,阻断了村民的出路。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邹先佼更是心急如焚,他下决心凿通绝壁、破开山门,想方设法把创业致富这条路探好、走活。为此,他自己筹钱到湖南、广州、上海考察市场,并请来江西农大教授实地作技术指导,最后决定大力发展百合产业和杨梅种植业。

    为改善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邹先佼引导村民采用‘支部+协会+产业’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打造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雁”,走出了“一名支书抓一项产业、一个党员建十亩基地、一个支部带富百名农户”的新路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为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邹先佼还牵头成立百合合作社,成功申请到“西阳宫”商标,对百合和杨梅进行统一包装,走上品牌化发展之路。目前,中西山村百合常年种植面积600多亩,产值500多万元,杨梅种植面积270多亩,产值300多万元,实现人均收入达4000多元,有150多户农户靠百合和杨梅发家致富,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达到30多户。

    邓清平:山村也能出精品

    龙冈畲族乡民俗新村是一个边远移民村,整个新村青墙黛瓦、干净整洁、整齐划一,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民技术培训学校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舒适气派的龙凤广场上,穿上了民族盛装的畲族少女载歌载舞,歌唱新生活。整个新村在青山秀水的衬托下,彰显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风情。这个村60%的农户都用上了电脑,三分之一的村民还坐上了小轿车,日子过得比蜜甜。

    “谁说咱农村就落后,咱农民就老土,赶上好时代了,搞新农村建设,农村也能出精品,我们农民也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新生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永丰龙冈畲族乡龙冈社区党支部书记邓清平激动地对记者说。

    邓清平说这番话的底气,来自龙冈社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不凡成绩。近几年来,龙冈社区通过向上面争取一点、村集体经济挤出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等途径,投入上千万元资金用于高标准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邓清平有着农村人与众不同的建设理念,他认为精品不是城市的专利,山村同样也能打造出令人艳羡的精品。为此,对于每一个新农村建设点,他总是立足于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和高效能管理,不惜花钱请来浙江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的专家进行高品位设计,力求建设一处,就奉献一个精品。

    到今年年底,15个自然村已有王家城、凡埠、本溪、龙上等7个村完成精品新农村建设,成为一个个“生态美、村庄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现代新农村。3个更高标准的精品新村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其中正在精心打造的石榴花坑村按照至少30年不落后的标准进行设计,更具浓郁的畲族特色和风格,成为省移民搬迁示范点。目前,龙冈社区已修通通村小组水泥路12公里,90%的自然村通了自来水,200多户村民实行了改水改厕,家家户户看上了有线电视,用上了手机和高档电器,许多农民的生活标准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

    聂益先:心系群众惠民生

    投资600多万元,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招收本地员工近30名,年创收近百万元。这是一个村委会所建宾馆产生的效益,你觉得可能吗?

    招商引资创办了50多家企业,实现工业税收73万元,工业园区的规模初显,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亦在筹备之中。这是一个村的工业发展态势,你能想像吗?

    下属药品包装、商贸服务、农业开发、建筑建材四个子公司,2011年全年产值6100多万元。这是一家村级集团公司的业绩反映,你相信吗?

    创造这些令人惊叹不已业绩的,就是永丰县恩江镇聂家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村党总支部书记聂益先为该村倾注了30多年心血。

    其实,聂益先让人叹服的,不仅仅是他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的光辉业绩,还在于他心怀社会,心系群众的民生情怀。

    多年来,聂益先每年都要从村集体经济中拿出50万元来专门用于村里的民生事业,让村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1997年开始,聂家村就在全市率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让村里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上得起学,为此村里每年都要垫资7万多元。村里还对36户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的困难户按照每月每户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使他们生活有保障无忧愁。针对群众反映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2011年,聂益先更是重点实施了“三清六改四普及”、饮水工程、整修乌泥坑水库和两条灌区砌筑、建设东湖农贸市场、打造社区服务中心、办理村民医保农保等六项民生工程,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快乐幸福地生活。在记者结束采访时,已经六点多钟了,可聂益先又忙开了,他用电话通知村“两委”班子,准备晚饭后开个会,商讨改善村敬老院的有关事宜。“让老人们享受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更好地安度晚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分别时,聂益先坚定地对记者说。来源:井冈山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12-11 21:33:5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4:}
板凳
游客  发表于 2011-12-12 09:15:16
地板
发表于 2011-12-13 13:17:43 | 只看该作者
HOHO~~~~~~
5#
游客  发表于 2012-1-6 16:51:33
假得不能再假!我就是本村的,屁享受都没有,还把农民的征款吞了,黑呀!
6#
发表于 2012-1-7 12:50:30 | 只看该作者
{:1_151:}
7#
发表于 2012-1-8 09:39: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就太假。有本事把自己的钱贴到村里让村里人感受改革开放的成功嘛!浙江好多地方的村官都这个干着。
8#
发表于 2012-1-9 15:33:27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情况的咯。。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4 02:59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