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宜春金瑞镇葡萄致癌传闻让种植户损失惨重 纯属谣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10:2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月26日下午,宜春市袁州区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工作人员彭芬根来到金瑞镇庙前村葡萄基地,带来了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检验结果报告书。这份权威的检验报告显示,金瑞镇生产的葡萄检验项目结果完全符合浆果类果品的技术要求,不含任何对人类产生危害的成分。至此,散布了3个多月的金瑞葡萄致癌的谣言彻底被打破。

  葡萄致癌传闻让种植户损失惨重

  金瑞镇的葡萄种植有1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镇有种植户140多户,种植面积1000多亩。

  7月,本该是葡萄种植户收获的季节。然而,5月份以来的一则传闻让这里的葡萄严重滞销,种植户损失惨重。

  金瑞镇庙前村葡萄种植户易冬文告诉记者,今年5月初,在温州务工的村里人陈会玲打电话问他,听说老家有人因为葡萄中毒患癌症,死了不少人。让种植户们没有想到是,这则传闻让他们损失惨重。

  “去年,我每亩纯收入有近万元。可是今年受葡萄致癌传闻的影响,没有人来买葡萄了,都上市1个月了,今年还没有赚到1万元。加上下雨之后发生裂果,品质更差,烂掉了很大一部分。”金瑞镇庙前村种植大户易文荣说。据了解,去年当地批发价每公斤3元左右,今年每公斤1.5元还卖不出去,每亩损失近6000元。

  金瑞镇的葡萄有毒还会致癌的传闻,波及袁州区下浦、渥江、西村、辽市等乡镇,甚至影响了周边县市的葡萄销售。据区有关部门推算,全区3000亩葡萄即使50%的产量滞销,也会产生近2000万元的损失。

  权威检测表明葡萄致癌纯属谣言

  为此,金瑞镇党委、ZF和袁州区农业部门十分重视。镇党委书记万兰萍告诉记者,在5月发生金瑞镇葡萄使人致癌、有庙前村民死亡的传闻后,他们派人到村里和镇卫生院及各诊所进行调查,根本没有发现村民中毒的事情发生,也没有村民因此患癌症死亡。为了尽量减少农民的损失,镇里积极为农户联系收购商,陆续有省内、四川等地的水果商人上门收购。然而,由于传闻的传播面广,销量没有明显改观。

  之后,袁州区农业局对当地的葡萄进行了抽检,包括重金属指标铅、镉在内的13项检测项目全部合格。为了获取权威的检验结果,7月20日,袁州区农业局委托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对金瑞镇的葡萄进行抽样检验。

  记者在检验结果报告书上看到:送检的葡萄中,标准值不得检出的甲胺磷、氧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四个项目均未检出,完全合格。其他铅、镉等9个检验项目也全部合格。袁芬根说,金瑞镇的葡萄不仅没有毒,吃了不会致癌,而且完全符合无公害产品标准。

  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迫在眉睫

  金瑞镇葡萄致癌被证实为谣言,但此时已过葡萄销售的最佳时机。

  记者看到,农户摆在公路旁边的葡萄摊上放着许多玻璃罐盛装的葡萄酒。庙前村葡萄种植户周春妹说,这是自己酿的葡萄酒,看有没有人买。她说,葡萄卖不出去,再不采摘的话,天晴果实会干枯,下雨会爆裂。酿成鲜果酒,可以减少一点损失。

  经过这番沉痛的经历,金瑞镇的葡萄种植户们感触颇深。不少葡萄种植户对谣言传播之初的麻痹大意追悔莫及。这个谣言事件该带给人们怎样的反思呢?有关人士分析说,有关水果的谣言曾在国内发生多起,对农民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金瑞镇葡萄致癌传闻泛起之时,当地ZF部门和农民均未引起重视,在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现实情况下,很容易对农民增收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面对不利传闻,有关部门和农民都要提高警惕,及早防范,有效应对。同时,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如何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推广农业保险等,已引起当地热议。

来源: 江西日报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7 07:0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