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省直管县改革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欢迎讨论思考提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23:5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hangjunwang 于 2010-12-17 00:00 编辑

市管县(市)体制的弊端  
    1983年,我国开始试行市管县体制和撤县改市。这样做的初衷是以中心工业城市带动周边农业和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展,这种体制表现出一些局限性和弊端,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违背城乡分治的发展规律。由城乡合治走向城乡分治,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现代城市治理的成功经验。城市要重点做好招商引资的工作,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而市管县体制的实施,使得市ZF一心两用,不利于就城乡的各自特点实行分类管理。
  行政层次多增加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市管县之前,地区是省的派出机构,是一个虚制层级。市管县后,地级层次由虚变实,对县的管辖由原来地区行政公署以省的名义管理(虚管)变为由市全权管理(实管),行政区划的层级由省、县、乡三级变为省、市、县、乡四级。凡是县与省之间需要上情下达或者下情上达的问题,现在却不得不经由市级这一中间层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由此增加,因为信息每向上传递一个层级,都可能被修改。
  市县矛盾突出。在实践中,地级市与下辖的县经常产生利益上的冲突。有的地级市利用其行政强势地位截留上级下放的各种权力,抑制了县的发展活力。有的地级市凭借其行政管辖权下侵县级的权益,从而产生了“市吃县”、“市刮县”、“市卡县”的现象。省直管县体制的优点
  省直管县体制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清晰。县(市)由省直管,中央和省可以根据县和市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和政策支持。
  有利于通过减少行政层次的“扁平化”革命精简机构和编制。省直接管理县就是以撤销地级管理层为前提的,随着行政层次的减少,机构和编制会得到精简。
  有利于扩大县级ZF的权限。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后,省级ZF的管理幅度势必增大,这就使得省级ZF必须适当向县级ZF放权,让县级ZF自主管理与本县情况相适应的省级ZF管不了也管不好的具体事务,以减轻自身的负担。
  有利于缓解县级财政困难。实行省直接管理县后,省财政按财政体制直接结算到县,既避免了原来“市刮县”问题,又可使撤市后省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部分用于加强县级ZF能力,还可使省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增强,便于及时解决县财政的困难。
省直管县体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省直管县体制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省级ZF的管辖问题。省直管县体制所面临的最突出的矛盾是,对于一些人口众多的大省和自治区而言,会出现省级ZF管理幅度过宽、管理难度加大的问题。
  地级建制的裁撤问题。在省直管县体制完全确立后,将来地级建制要裁撤,但如何裁撤却亟待解决。
  县级财政的风险问题。省直管县后可能产生县级财政风险。因为省级ZF由于管辖范围过大,在强化对县级财政的直管上很可能会力不从心,从而导致其对县(市)的监督和约束力度被削弱。
(来源: 2009年2月16日《中国社会报》 发表时间: 2009-2-19,施雪华: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邓集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沙发
发表于 2010-12-17 07:47:39 | 只看该作者
{:1_149:}事物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关键是看你的取舍,就好像那些教授说,经济发展要绿色经济,而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 老路。这完全是自欺欺人,不污染,经济能发展的起来么?关键看你掌控的污染度,你看看西方发达国家,哪个不是通过污染发达起来的。。。
    这个问题同上,个人觉得,打破城乡2元制,必须是户籍,应当使城乡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都趋同,否则,什么省管县,什么都是浮云、
板凳
发表于 2010-12-17 10:48:52 | 只看该作者
是一个虚制层级。
地级市凭借其行政管辖权下侵县级的权益,从而产生了“市吃县”、“市刮县”、“市卡县”的现象。
这是问题和本质和关键所在!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4-6-12 18:3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