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童年的野生菜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2:2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那是童年常吃的野菜。生长在田边、地头,尤以韭菜地居多。童做稀饭,加上大豆磨过的汁,因豆汁色白,味香,汁浓,又颇具听懂中医的父亲说,马齿苋有药用价值,立秋时节吃之,身上不生活条件提高后,不再吃它。前年开店的一户人家,门前晒好多前几日,去田边散步,发现马齿苋,又引起我的兴趣,挖回来。槐树可以开花,每年的四五月份,春夏交替的季节。春花已烂漫采摘,要在花蕾时,若开放就老了,味道大打折扣。用竹竿绑上榆钱,该是榆树的种子吧。每年春天,榆树还未长叶时节,榆钱当榆钱刚长出不久,母亲采摘来,洗净和面粉一起调合,做成饼校园内,有颗很大的榆树,每年榆钱枝头挂的时候,我都会和同那时,几乎可以吃的都采、挖来吃,我常和女儿讲,女儿总说:



  马齿莧

    马齿苋,yin(因)叶片像马齿,味道有苋菜的滑爽,得名。故乡叫“ma(妈)妈菜。”

        那是童年常吃的野菜。生长在田边、地头,尤以韭菜地居多。童年时代,生活贫寒,口粮常是捉襟见肘。母親常用瓜果、蔬菜佐食。挖野菜,是我们小孩子家常做的事情。

    那时對马齿苋的吃法是,要么烧汤,要么烧稀飯。

    做稀饭,加shang(上)大豆磨過的汁,因豆汁色白,味香,汁浓,又颇具營养,故乡人起了个亲切的名字“妈妈汤”。那是我men(们)晚飯常喝的粥。

    听懂中医的父亲說,马齿苋有药用价值,立秋时节吃之,身上不会生疮。網上求证: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作用还真不shao(少)。

    生活条件提高后,不再吃它。前年开店的一户人家,门前晒好多,说烧肉很好吃。第一次听说。于是和女儿一起去挖,挖了开水燙,晒干,烧肉,味道果真不错。又听到幾个别致的名字,吕城叫“姜彼得”,很像英语。陵口叫“木孩子”。说不定丹阳其他乡镇,叫法又不同呢。还真有意思,同樣一種野菜,却有那么多叫法。就像这边ren(人)把一种夜晚开,形状如喇叭的花,叫“夜来香。”故乡人叫“粉豆花。”一陕西的同事叫“地雷花”,引起我的兴趣,网上搜,“夜來香”是另种花。搜“粉豆花”名,居然搜到了。

     qian(前)几日,去田边散步,发现马齿苋,又引起我的兴趣,挖回来。开水烫,炒,味道ji(极)美,汪曾祺的《故鄉的食物》有:“马齿莧现在很少有人吃。古代这是相当重要的菜蔬……我的祖母每于夏天摘肥嫩De(的)马齿苋曬干,过年時作餡包包子”。竟然还有其他吃法。有可能,我也想一试。连吃了两顿,居然把近来不好的肠病治hao(好),不知是巧合,還是發挥了药效。网上说,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不起眼的野菜,居然还有这么多功效,真真意想不到。

槐树花

    在故乡的小村,几乎家家房前屋后,都栽有槐树。槐树木质比較好,cun(村)民栽了主要用來卖木料。

    槐树可以开花,每年的四五月份,春夏交替的季节。春花已烂漫过了,槐树开始kai(开)花,花小,但很多ji(ji(集))中一起,一嘟噜,一嘟噜,蔚为壮观,花洁白,悬于枝条上,嗡嗡叫的蜜蜂,围着上下飞舞,采蜜。

     采摘,要在花蕾时,若开放就老了,味道大打折扣。用竹竿绑上镰刀,削下來。用开水烫,加上弄碎的大豆,炒了吃,味道清新,略带甜味。那是童年每年必吃之物。我们在采摘过程中,会把包在一起的花瓣拌开,用舌头舔花蕊中的蜜。甜咝咝的感觉,美极了。

     许多年不再吃。近几年,故鄉又流行吃槐花。开水烫后晒干,拿县城卖,可以卖个好价钱,成了稀罕物。

     我比较念旧,恨不得把童年吃過的东西,都再嘗尝。今年槐花开的季節,我采了些,又尝了尝,別有风味。

榆qian(钱)

      榆钱,该是榆树的种子吧。每年春天,榆樹还未长叶时节,榆钱就先掛于枝头。淡黄绿色,嫩生sheng(生)的,玉片一般。形状圆圓的,像古代广州尖锐湿疣医院成都尖锐湿疣医院郑州尖锐湿疣医院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4 15:5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