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变了味的国学经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10:4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些年,社会上出现了国学热,世界各地纷纷开办孔子学院,但是现在大众对国学真的很了解吗?      
       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五千多年以来思想发展的巅峰,那么,自秦以来,中国的思想发展一直处于看似很高的低谷。之所以说看似很高,是因为有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程朱理学,有王阳明心学等学术理论影响着国人直到今天。而说它低谷,是因为国学在传承中一次又一次的异化,直至变味。
       儒学可谓是我国的正统思想,不得不承认,孔子的学说其确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留在大众心里的儒学已经面目全非。
       比如说“忠”,孔子的“忠”原意其实更多的是要我们忠于职守,而不是忠心耿耿。我们忠的得是真善美,而不是不分是非的愚忠。但是儒学自从成为帝王术之后,这个“忠”,就是忠于权威了。什么是权威?天子是权威,长辈是权威,凡位在上者皆为权威。所以我们敬畏权威,在权威面前卑躬屈膝,国人的奴性便渐渐形成。另一方面,长者本位的思想也便根深蒂固。年幼者听从长者,顺从长者,屈从长者。等他们年长了,也开始对下一代实施起自己的淫威来。
       再比如说“仁”,孔子的“仁者爱人,爱有差等”也渐渐演变成了人际关系网。对于最亲的人,我们总是给予最多的爱,而对于陌生人,根本没有爱可谈。所以我们做什么事都找关系托熟人帮忙。因为熟人可以给自己帮助,而陌生人不可信。我们总觉得陌生人像自己一样只爱自己的亲人,只帮助自己的熟人。大众阿谀奉承一方面是对权威的敬畏,另一方面就是给自己打好人脉,拉一张巨大的关系网,以便给自己捞好处。
       国学就是这样变着味,但是大众嚼得津津有味。或许有很多人觉得这些无所谓,但我还是要说一句居安思危。


北京癫痫病医院成都尖锐湿疣医院上海尖锐湿疣医院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7 16:47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