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米培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延陵韦氏专题之十六——劫波阅尽晚霞红——韦兴宽先生传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4 12:2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延陵韦氏专题之十六—— 劫波阅尽晚霞红
                                         ——兴宽先生传略

                                                             【  圩 桥东分支  59世】      
          温室里栽不成参天大树,院墙内跑不出绝尘骏马,风雨间锤炼出腾云神雕,苦难中煎熬出济世精英。跌宕起伏的困厄,是考验人生强弱的试金石;不平凡的遭遇,往往会变成促使世人逆境奋发的助推器。只有经受住滔天巨浪的打击,方能淬厉出雄鹰坚硬的翅膀。自然界的辩证法正是如此。将这一理论配之于兄台兴宽身上,可谓严丝合缝,环环入扣,再贴切不过了!
      兄台名汎,谱名兴宽,字广生,号其诚,乃延陵韦氏南分支五十九世孙,发廪公长子也。论及人品节操,确如其号,诚悫实在,为人处事刚柔相济,不因强势而凌人,不因弱势而屈己,不卑不亢,意态悠扬,器宇轩昂,且能做到有言必发,所怀必吐,从不拖泥带水,隐讳藏掖,卓然不愧胸怀坦荡之辈。兄台年方十多岁时,曾有卜筮者为之课占一卦,预测其人生之旅必有挫折,断受囹圄之苦,命中当获儿女各一。当时仅视为戏谑浪语,付之一笑而已,并未留意。焉知日后的人生之旅竟不幸而被言中,生生地为缧绁所累。以致陷身于劳动教养犯的队伍里横受浩劫二十余载??????

         先生幼而岐嶷,聪颖异常,治学严谨,好求甚解。丱角时代即崭露出非凡的特质,其青春年华时代尤显精彩。1951年考入中央林业干部学校【北京】,翌年,20岁不到的他便分配到福建省林业厅工作,1953年再踵校门,考入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继续深造。5年后分配到扬州师范学校任教。回忆这段求学经历,倒也不乏辉煌可陈。出类拔萃的他各方面都遥遥领先,凭藉其出色的表现,成为当时北京全市学界的佼佼者,1951年作为驻京学生代表参加国庆典礼,观礼队伍里闪动着他稚嫩的身影;1956年参加欢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的到访,南京市迎宾的行列中汇入了他的脚步,各种增光露脸的外事活动纷至沓来,频频受到新闻媒体的光顾与青睐。然而,特优而超凡的禀赋以及学业上的深湛造诣,并未能铺平他通往洒满阳光、鲜花簇拥的金色大道,更未能助他借东风以步青云,叩开事业兴旺幸福美满的大门。与此相反,学识赅博的青年才俊却淹没在政治斗争的漩涡里,受尽了空前而又骇人听闻的折磨。

      令人终生难忘的1959年,那场空前热烈的“大鸣大放”,给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在全党全民都沉醉在盲目追求“大跃进”,过度依赖“总路线”,疯狂推行“公社化”的闹剧中,许多领导头脑发热,思维极端,制订了亩产粮食两万斤的目标,甚至喊出了十万斤的口号。面对这不切实际的瞎指挥,登峰造极的浮誇风,一身正气,无所畏惧的年轻人直抒胸臆,阐明观点,提出了与各位领导完全相左的论调。“一石激起千层浪”,“鄙视领导”,“目无尊长”,“思想保守”的罪名合情合理地加在了他的头上。领导们又通过紧锣密鼓的内查外调,查明了韦兴宽出身于地主家庭,父母,昆仲俱在台湾为蒋介石效力,这种彻头彻尾的阶级异己分子岂能容忍?于是乎,“右倾”的高帽顺理成章地戴上了他的脑袋,且一戴就是二十多年,就像套在孙悟空头上的金箍棒一样,怎么都摘不下来!往后的日子里,小小年纪的他等同于“劳改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埋迹在无产阶级专政对象的行列间,长期而又无休止地辗转于苏北大丰、复兴圩、溧阳竹渍、句容湾山等劳改农场之间,顶烈日,淋寒雨,嚥糠菜,淌臭汗,这一切都成了他生活中的家常便饭,什么样的苦没尝过?什么样的罪没挨过?可怜的兴宽兄台终年蹀躞在苦难的深渊里难以自拔,度日如年??????

        时间,在长叹短嘘中消磨;岁月,在春来秋往中流淌;年纪,在热汗冷雨中浪逝;青春,在孤身只影中虚度。廿载阶下囚,一介苦命人。六亲久隔离,万滴辛酸泪。时间定格在1981年5月,当华夏改革的春风温暖神州上下时,已在苦海中挣扎了二十二番春秋的先生终于将无端强加給他的牢底坐穿,党和政府为他作了彻底的平反,政治上恢复了名誉,遗憾的是翻遍了他曾经呆过的狱中所有的文字材料,唯独没有找到韦兴宽入狱的原始档案,他当初之被内定以致入监服刑的来龙去脉始终成了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迷!由此可见,二十多年前给他定谳的手续并不齐备,很大程度上只是以某些领导口头上的表态,草率地取代了应有的法律程序,将神圣的法律视作儿戏,以致使他饱受凌弱之苦,蒙受到如此深重的劫难,也在共和国严肃的法制体系上捅出个天大的笑话!

      须发将白的单身汉子怀揣新生的喜悦,回到了阔别弥久的维扬胜地,再作冯妇,重操旧业,扬眉吐气地开始了教学生涯,担负起扬州第三中学高中部语文教研组组长的大纲。此时此刻,霜发已悄悄地爬上了他的双鬓,无奈地告别了年轻的他已五十开外,谈婚论嫁的黄金时段早已离他而去,逆境徘徊的他不亏兴(心)宽之士,依然信心满怀地跋涉在教学一线上,为培养祖国建设的新生力量鏖战不息。此外,由于他对汉语文字功力深厚,同校教师悉以“活字典”相称,获得了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其学识水平更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众望所归的他曾专门脱产一年,跻身于当代一流专家学者行列,参加了第一批《中华大字典》有关章节的编纂工作。勤奋的付出,睿智的大脑,深邃的学识,谦和的人格,诚笃的秉性,长者的风范,使他赚足了口碑,有了相应的积累之后,一个大龄处男闭门索居的寒碜生涯就此终结,婚姻也水到渠成,挺着天命早过的身躯,风风光光地走上了红地毯,喝上了交杯酒,步入了婚姻的圣殿。相依为命的伴侣是出身于丹阳云林大仕庄的汤凤梅。从此后,先生终于走出了爱情的沼泽地,告别了孑然一身的独居生涯,组建成一个圆满的家庭。仁义为怀的兴宽兄台诚谨处事,信义弥笃,乡邻里戚如遇他事,缓急相告,咸能坦诚以待,踊跃输捐,鼎力周济,实可谓积德无数。更为可喜的还在于时至1988年7月11日,。即将步入老龄阶段的兄台居然龙胎新结,老蚌生珠,喜添一丁,取名方明,谱名昌明,终使韦氏香火一脉得以延续,虎门千秋永获光大。方明先考入苏州信息技术学院就读一年,继而入伍服役两年,复员后继续回到课堂完成学业。方明佳儿偕其亲母先期生养的一女采明合成金童玉女,是则麟趾有跃,凤鸣可闻,而今,耄龄已届的兴宽兄台可谓是夫妇齐眉,膝下乃龙凤比肩,一儿一女相伴左右,温情脉脉怡心悦肺,回首当年阴阳先生预测之卦,竟至分毫不差,可叹也已至极!为今之际,每日里读书看报,闲暇时莳花弄草,陶情养志,外孙宇心英英玉立,如影随形,时而衔杯花下,时而吟月忪前,其乐煞是无穷。时至今日,兄台在饱享天伦之暇,仍关注族中事务,绸缪宗谱修辑,不断提纲挈领,务期优质完成。

      几十年人生之路匆匆而过,兴宽兄台以其多苦多难的人生、独特的学者气质以及感人的长者风范赢得了世人广泛的敬仰,足现“吉人天祐”之象,益逞“善门多幅”之兆。不难想见,这个绝处逢生之家在从今往后的绵绵岁月中,必将喜获无穷之福报!缘于是,予故不辞而乐为之赞曰:
一身正气敢葆贞,两袖清风笃信诚。
历劫经磨终守志,开来继往兴豪门。
学海逡巡勤建树,书山垦牧乐拼争。
春风化雨滋家国,启后承先振玉昆。
时在壬辰岁2012仲秋之吉

                                           堂弟      兴  中     沐手敬撰

杭州尖锐湿疣医院合肥尖锐湿疣医院石家庄尖锐湿疣医院

秀米网|联系方式|秀米培训网

GMT+8, 2025-5-4 23:4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